close

大陸中心/綜合報導

長沙南雅中學一名新生的發言稿在網上被推爆。該新生講述父母對於教育的觀點,包括「只要學習態度好,考試多少分都可以」、「享受生活不是等長大以後,而是從現在開始」、「尊重孩子的選擇」等,不少網友認為家長都應該看一看這份發言稿。

搜索可以發現,其實這份發言稿去年就在網上流傳,但持續到今年,仍有不少人分享。發言的學生名叫「王雅寧」,據介紹,這份稿是她和父母一起寫的,共列出10個教育觀點。

王雅寧首先提到,關於分數,父母從小學開始對她就是這樣要求,「只要學習態度好,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」,所以她帶考試沒什麼壓力,自己也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,成績也差不到哪去。

▲王雅寧父母認為,人生處處是考場,從容面對,考出自己真實水平就好。上圖為考試示意圖。(圖/取自網路)

她補充道,在家裡,物質不與分數掛鉤,因為父母認為,那種掛鉤很容易培養孩子的功利思想,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。

另外,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,「享受生活,不要說等你長大以後,而是從今天開始,從現在開始。」王雅寧指出,母親曾經告訴她,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,而是好好活著每一天,所以學習只是她生活重要的一部分,但不是全部,她會上網、看電影、陪老人家等,讓生活很充實。

課外讀物方面,王雅寧父母挑選的不是「如何成功速成」等類的書籍,而是經典文學,讓王雅寧在閱讀中感到愉悅,慢慢融入,寫起作文來,文采自然涓涓流出。

王雅寧還說,父母會訓練她的獨立性、有主見,例如她5歲時幼稚園放學,很渴想喝水,母親拿錢給她,要她自己去買,她害怕而不敢,母親告訴她,有兩個選擇,一是自己去買來喝,二是不買忍著渴;最終她選擇後者,母親給予尊重,也不評價她。

王雅寧指出,中華民族是個謙遜的民族,在教育上容易走入一個誤區,就是不注意賞識孩子的優點,而過份強調孩子的錯誤。「當我做得對的時候,爸爸媽媽會及時肯定我,表揚我。媽媽平時在和朋友談話時,談到孩子的時候,她會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優點。」

她表示,有時候聽到父母的稱讚,孩子假裝不在意,但實際上是非常在意,「我們會繼續堅持,越來越好。會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樣優秀的樣子去校準自己的言行。」

這份發言稿在網上引起不小討論,網友大多給予讚賞,認為它點出了不少家長不知道或做不到的事情。不過,也有網友覺得這「完全只是主流價值及精英主義的看法」,如果家境不好,可能就無法這樣順利。

►►►發言稿全文

※本文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[ETtoday著作權聲明]※
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


from ETtoday 新聞雲 http://www.ettoday.net/ ETtoday 新聞雲
IFTTT

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.

via Personal Recipe 620774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tyjurgrt 的頭像
    jtyjurgrt

    好用平板電腦推薦

    jtyjurg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